頭條上海電力大學毛玲講師:智能車-樁-網協調與互動的關鍵技術2021-09-08 作者:毛玲 | 來源:《電氣技術》雜志社 | 點擊率:
導語毛玲,上海電力大學電氣學院毛玲講師,2014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獲得博士學位,2014年于上海電力學院任教。主要研究方向為電動汽車有序充電、電動汽車能源供給、多微機器人協作通信等。第一作者發表文章8篇,其中SCI檢索2篇,Ei檢索1篇,申請專利4項,主持上海高校青年教師培養資助計劃1項。
要點
- 充電網絡建設是實現“碳達峰、碳中和”的實施路徑,響應中國碳達峰、碳中和目標。截至2021年5月,全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達88.4萬臺,其中廣東省的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為12.1萬臺。
- 充電樁行業的問題:1)充電樁建設分布不均勻;2)燃油車霸占充電停車位;3)公共樁缺乏成熟的商業模式;4)私人建樁難度大。
- 配電網目前的問題:1)配電網網架薄弱,城市網絡和農村網絡的差距比較明顯,農村網絡的互聯比例不足城市網絡的三分之一;2)配變容量資源緊張,配電線路改造增容困難,電動汽車的無序充電會給配電網造成更大的壓力,并且會使得峰谷差普遍較高的情況更加嚴重;3)配電網電源點不足,用電負荷越來越大,導致配電網主設備負載過重,一些地區出現“低電壓”問題。
- 當前,“車-樁-網”互動模式是從不同手段與層次實現電動汽車有序充電的行為。
- 神經網絡VSG相對于傳統VSG具有控制優勢,頻率偏差小、響應速度快、調整時間短。自適應阻尼系數的引入可以進一步抑制功率振蕩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