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用電系統作為特高壓換流站的重要輔助系統,是保證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重要環節。相較于常規變電站,換流站站用電系統的可靠性要求更高,換流閥的閥冷系統、換流變的冷卻系統、閥廳的空調系統等輔助系統均需站用電系統提供電源。當站用電系統出現異常時,站內的輔助系統均會受到影響,換流站甚至會出現由輔助系統異常引起的雙極強迫停運。
為確保站用電供電的可靠性,目前特高壓換流站均采用三路獨立的電源供電,同時為保證在丟失任一路電源后不影響設備的正常運行,換流站還設計了10kV和400kV兩級備自投功能。
特高壓淮安換流站站用電系統如圖1所示。站用電采用3路獨立電源供電,其中主用電源2路,備用電源1路。第一路主用電源取自本站500kV 4M母線,經500kV/10kV降壓變壓器接入10kV 1M;第二路主用電源引自1000kV鄰建特高壓盱眙站110kV/10kV降壓變壓器10kV側,經10kV高壓電纜引接至本站10kV 2M。
圖1 特高壓淮安換流站站用電系統
備用電源引自35kV王店變電站,經本站內35kV/10kV降壓變壓器后接入10kV0M。10kV 1M通過111B、113B、121B、123B、101B站用變壓器帶400V極1高端閥組Ⅰ段P1HA、極1低端閥組Ⅰ段P1LA、極2高端閥組Ⅰ段P2HA、極2低端閥組Ⅰ段P2LA、站公用Ⅰ段SA;10kV 2M通過112B、114B、122B、124B、102B站用變壓器帶400V極1高端閥組Ⅱ段P1HB、極1低端閥組Ⅱ段P1LB、極2高端閥組Ⅱ段P2HB、極2低端閥組Ⅱ段P2LB、站公用Ⅱ段SB。
特高壓淮安換流站站用電10kV電源采用兩主一備的動作邏輯:①當主用電源進線失電壓且備用電源電壓正常時,備自投裝置自動延時分開主用電源進線開關,合上聯絡開關,投入備用電源;②當主用電源恢復供電后,備自投裝置自動分開聯絡開關,合上主用電源進線開關;③當備用電源進線失電壓時,備自投裝置不動作。
400V電源采用兩路電源分列運行的備自投邏輯:①當一路電源進線失電壓且另一路電源電壓正常時,備自投裝置自動分開故障電源進線開關合上聯絡開關,兩段母線并列運行;②當故障電源恢復供電后,備自投裝置自動延時分開母聯開關再自動合上該路電源進線開關。
根據備自投先投電源側、再投負荷側的設計原則,為防止備自投越級動作,10kV備自投動作時間小于400V備自投動作時間,即當一路10kV主用電源故障后,10kV備自投首先動作,若動作不成功則由400V備自投作為后備動作。
2019年6月2日11:08,淮安換流站執行10kV備自投驗證試驗。執行方式一試驗,如圖2所示,拉開511B進線開關51A3,51A3開關拉開1.5s后10kV 1M進線開關D101自動拉開,但母聯開關D110未自動合上,10kV備自投未正確動作。4.5s后400V備自投越級動作,400V母線P1HA、P1LA、P2HA、P2LA、SA的進線開關D411、D413、D421、D423、D401自動拉開,母聯開關D410、D420、D430、D440、D450開關自動合上。
圖2 方式一試驗
現場檢查淮安換流站的事件順序記錄(sequence of event, SOE)發現,在51A3開關斷開后,D110開關報出未儲能信號(現場檢查該開關實際狀態為已儲能),隨后報出10kV站用電備自投閉鎖信號。現場檢修人員隨即對后臺的SOE進行了詳細的梳理,見表1。
表1 故障過程的SOE
查看站用電控制邏輯,發現D110開關控制模塊中,在合開關時,若判斷開關處于未儲能狀態,則立即閉鎖合閘命令,如圖3所示。同時檢查10kV備自投閉鎖邏輯,當D101、D102、D103、D110、D120開關動作失敗(命令下發2s后,開關位置未完成分合操作)時,立即閉鎖10kV備自投功能,如圖4所示。
圖3 開關未儲能閉鎖邏輯
圖4 備自投閉鎖邏輯
由于10kV備自投閉鎖,10kV 1M進線一直處于欠電壓狀態,其所帶的400V母線P1HA、P1LA、P2HA、P2LA、SA均處于欠電壓狀態。延時4.5s后,400V備自投拉開進線開關D411、D413、D421、D423、D401,合上母聯開關D410、D420、D430、D440、D450。400V備自投動作后,D110開關未儲能信號消失。整個備自投動作過程如圖5所示。
圖5 備自投動作過程
經判斷,備自投邏輯及動作過程正確。本次10kV備自投越級動作是由于母聯開關D110錯誤報出未儲能信號造成的。10kV開關柜使用的斷路器為ABB VD4型真空斷路器,為彈簧儲能機構。彈簧機構的斷路器,合閘操作之后會立即給合閘彈簧儲能,以確保能夠進行一次分-合-分操作,母聯開關儲能回路如圖6所示。
圖6 母聯開關儲能回路
由于開關需要向兩套站用電接口屏(station auxiliary power system interface, SPI) A、SPI B分別上傳合閘彈簧未儲能信號,而VD4本體只提供了一對合閘彈簧未儲能信號觸點(一常開、一常閉),無法滿足實際需求。故在控制回路中通過串入中間繼電器CR的方法獲得了兩副常閉報警觸點,該中間繼電器接入圖6所示的220V單相交流回路中。
該220V交流信號取自站公用Ⅰ段SA,由10kV 1M供電,試驗時拉開51A3開關后,10kV 1M失電,連帶著掛在10kV 1M上的站公用Ⅰ段SA失電,從而導致CR中間繼電器失電向兩套控制系統報“合閘彈簧未儲能”信號,控制系統執行閉鎖程序,母聯開關D110無法合上。
修改開關信號回路接線,取消X3:1A與X3:1之間的短接線,改連至直流正電公共端X161L+:12,取消X3:5與X3:4之間的短接線,改連接至直流負電公共端X161L◆:12。將中間繼電器CR與合閘彈簧未儲能信號觸點接入直流電源回路,改進后的母聯開關儲能回路如圖7所示。
圖7 改進后的母聯開關儲能回路
修改接線后重新進行方式一試驗,拉開511B進線開關51A3,51A3開關拉開1.5s后10kV 1M進線開關D101自動拉開,隨后母聯開關D110自動合上,10kV備自投正確動作。
特高壓換流站對站用電的供電可靠性要求極高,因此除了采用三路獨立的電源供電外,還設計了10kV與400V兩級備自投功能來提高其可靠性。為保證兩級備自投功能的正常運行,根據先投電源側、再投負荷側的設計原則,特高壓換流站內的10kV備自投應先于400V備自投動作。
本文針對一起特高壓換流站的備自投越級動作進行了深入的分析,指出了故障原因為10kV開關信號回路設計錯誤。針對該原因,本文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措施,并通過后續的試驗驗證了改進措施的有效性,對后續新建特高壓換流站的建設有一定的指導意義。
本文編自2021年第5期《電氣技術》,論文標題為“特高壓換流站站用電備自投越級動作的故障分析及改進措施”,作者為李然、孫毅、金銘、呂力。